教师节专辑 青年才俊访谈(六)
添加时间:2022-09-27 点击:次
编者按:在庆祝第38个教师节之际,为充分展现我校教师风采,反映学校“双一流”建设成就,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特推出系列报道,专题访谈几位学校自主培养成长起来的典型青年教师,介绍他们入职以来从一名科技新人成长为团队领军人物的奋斗经历、取得的成果、团队管理和指导团队成员成长做法,总结人才成长规律,并就如何珍惜青年黄金期优势做好科研,以及如何履行“四有”好教师的责任和担当谈一些心得体会。今日访谈的青年才俊是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师李晓春教授。
受访者简介:
李晓春,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院长,生物医学精准检测与仪器研究所所长、党支部书记,太原理工大学六味斋食品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兼任中国电子学会生命电子分会委员、《生命科学仪器》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以及多个省科技厅的函评专家、Anal. Chem.、Lab Chip、Sensor. Actuat. B、《分析测试学报》《分析实验室》等期刊审稿人。主要从事面向医疗诊断、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等重要领域的新型分子快速检测技术与仪器研发的工作。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项、横向项目3项;相关研究结果在《科学通报》,Anal. Chem.,Lab Chip,Sensor. Actuat. B,ACS Sensor.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被选为封面文章进行特别报道;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转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1项,受邀多次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大会报告、分会特邀报告以及分会主持人。2016年荣获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全国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银奖(排名第一),2019年荣获“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9年入选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优秀人才;2020年评选为太原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带领团队荣获太原理工大学青年五四奖状(团队负责人);2021年获山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2021年带领团队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全国金奖1项、全国银奖1项(指导教师),2021年获太原理工大学“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称号。研究成果以及工作事迹多次被山西电视台、黄河电视台、山西日报、山西省政府网、Chemistry World国内外多家媒体进行报道。
1踔厉奋发,自厨房始
2007年,我从南开大学博士毕业后进入太原理工大学,成为一名高校教师,在这里完成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身份转变,也开启了我的科研和教学征程。2009年12月晋升副教授,2011年2月以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身份赴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于化忠教授课题组开展生化分子传感与检测领域的研究工作。2012年2月回国后带领4名硕士研究生,在迎西校区国教楼的厨房组建了临时实验室,开始“从无到有”的团队科研工作,场地的局限并不能阻碍我们在科研道路上前进的步伐。就是在这间厨房,我们开始调研文献、申请科研经费、规划实验室未来的发展。这间厨房是一片“风水宝地”,是我们团队“梦的开始”。特别感谢我国外的合作导师、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于化忠教授,作为我校特聘教授,他在团队发展、学生培养等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在团队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21年经学校批准成立了独立研究机构生物医学精准检测与仪器研究所,由我担任所长。研究所现有教授1名、副教授2名、讲师6名、科研助理1名,柔性引进海外专家2人,在读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57名,研究所团队具有生物医学工程、仪器科学、光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学科背景,在学科交叉中不断找到新的科学研究方向,体现交叉学科的优势。
2脚踏实地,锐意进取
我认为,国家对科技项目的需求是支持项目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最大资源和动力。因此我们团队开展的项目都是紧跟国家战略指引、从实际需求出发。十多年来我带领团队师生从算法原理开发、仪器设计、生化检测芯片制备等多方面自主创新,研发了一系列新型光电传感新技术与新仪器,使检测更便携快速、更精准,开发的新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诊断、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环境监测领域。虽然在每个项目实施过程中都会遇到不少困难,但想到当初在厨房都可以开始科研工作,迎面而来的挑战便不足为惧。十年磨一剑,团队研发的相关技术及产品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一金一银的好成绩,也为我校创新创业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3不忘初心,同心同德
作为高校教师,我的初心就是教书育人、科研创新。我热爱这个岗位,也热爱自己的团队。国家的召唤和内心的热爱成为我从事这项事业、坚持这项事业的坚定理由。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向学生传递正能量,与学生“亦师亦友”,师生之间彼此见证、相互成就。在团队建设中,我注重青年教师成长,让每一个青年教师快速融入团队,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正是因为团队成员的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团队才能一直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感谢太原理工大学和我的团队,没有太原理工大学这个平台,就没有现在的我们。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继续推动获奖项目早日开花结果,继续精进所研发的项目,为社会大众筑牢“健康长城”。